衡水故城新闻

故城聚焦高质量发展确保“十四五”开好局起好步

2021-03-19 10:43:31 来源:衡水日报

扫码阅读手机版

紧盯目标 坚持导向 抢抓机遇 挖掘优势

故城聚焦高质量发展确保“十四五”开好局起好步
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是河北衡水故城县“三年大见成效”之年。今年以来,故城县紧盯高质量快速发展总体目标,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雄安新区建设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、乡村振兴、军民融合发展五大国家战略机遇,挖掘发挥区位交通、项目用地、园区平台、人力资源、人文历史五个优势,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,确保“十四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,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。

大力推进疫情防控,坚决守护人民健康。他们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,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,严防死守,确保万无一失。压实四方责任。严格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,深化领导干部分包责任制,坚持管行业、业务、生产经营均必须管疫情防控。突出精准防控。聚焦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,紧盯农村、社区、医院、学校、商超、车站等重点场所,深化大数据精准排查、城乡社区排查、医疗机构筛查,持续强化重点人员、外来人员排查监测,第一时间消除风险。严把工作重点。持续做好人员入境前远端防控、入境后闭环管理,坚持人物同防,紧盯进口冷链食品物品仓储、运输、经营、消费各环节,落实消杀、溯源、流调、排查、监测制度,严防由物及人传播。同时,坚守“三道防线”,全面落实京津冀联防联控机制,加强疫情防控地域合作。

大力推进项目建设,厚积跨越图强动能。他们扎实开展“招商引资突破年”活动。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、5亿元以上项目5个、10亿元以上项目3个,力争在引进超50亿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。争列省市重点项目10个以上。实施重点项目“四个10”工程,新开工产业项目、续建产业项目、保投产项目、重大谋划产业项目均达到10个以上。加快“招商之冬”签约项目落地进程。持续深化县级领导分包、乡镇具体协调、部门跟踪服务、园区全程帮办“四位一体”推进机制。加快推进以岭中医药产业园二期、正大肉鸡全产业链二期等重大项目,全利软包装产业园、国华风电二期、欧远塑料包装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。坚持把开发区作为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,大力推动园区“二次创业”。加快“筑巢引凤”,完成经开区扩容,深入实施经开区“双融合”战略,打造雄安—故城产业生态城副中心,推动“高新区+西北新城”“营东工业园+饶阳店镇”产城融合,实施一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,着力提高基础承载力、产业吸聚力。

大力推进转型升级,提升产业发展水平。他们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产业提档提质、做大做强的关键抓手,加快补链延链扩链强链,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。以铸造、合金、帆布等县域传统产业为重点,深入开展传统产业提升行动。鼓励产业骨干企业“靠大联强”,支持联姻央企、国企,努力进军中高端市场,切实提高企业发展档次。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。深入落实特色产业振兴计划,持续扩大服装服饰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。坚持“创新驱动+工业设计+品牌建设+两化融合”联动发力,推动产业规模化、集群化、高端化发展。全年争列省级技改项目5个以上,新增技改投资10亿元以上,培育省著名商标2个以上,新增上市企业1家以上。引导企业培树“工匠精神”,向行业顶尖看齐,推动产业做大、做优、做强。提速推进里老空港物流园规划建设前期工作,加快打造京南空港物流枢纽中心。围绕大运河文旅产业带建设,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。统筹“吃住行游购娱品忆”八要素,科学制定文旅产业发展规划,全链条打造、全业态推进,深耕德国农庄、菊花产业博览园、以岭康养中心等农旅项目,持续提高运维水平、经营效益。积极开展农耕研学、红色研学、康养研学,精心组织一系列文化旅游促消费活动,实现“文旅+”“消费+”有效衔接。力促大运河国家公园、董学园创成3A级景区,力争东大洼成功创建4A级景区,为发展全域旅游打牢基础,争取全年文旅产业拉动消费10亿元以上。

大力推进城乡融合,持续改善城乡面貌。他们深入推进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,绘好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大蓝图。加快县城扩容提质。围绕打造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运河文化名城,提速西北新城、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“两翼互动”,加紧推进红星美凯龙、颐高新经济综合体、上亿万向城市广场、国奥综合体育场馆,启动中农国发绿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,着力实施好“1216”工程。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起步区建成投用,核心区启动建设;加快城市更新步伐,实施16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。扎实做好金辰国际、二道街、大坛村等棚户区改造,完成老旧小区、供水管网改造,以及扬帆大街北延、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、滨水绿道水系景观等工程。加强县城精细管理。年内打造3至5个星级标准化社区。加大环卫保洁投入,实现由浅表清洁向深度清洁转变,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。强化市容市貌综合整治,力促违法建设动态清零。加速镇村建设发展。大力推动乡村建设,科学规划打造郑口—青罕、建国—西半屯、房庄—三朗、夏庄、饶阳店五个镇村融合发展区。实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工程,聚力打造1至2个产业特而强、功能聚而合、形态小而美、机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镇。

大力推进乡村振兴,全面做优“三农”工作。他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围绕现代都市特色农业强县建设,聚焦结构调整富民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稳定粮食生产。新增高标准农田3.2万亩、季节性休耕和旱作雨养12万亩,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03万亩以上、产量保持在8亿斤以上。打好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,地表水引蓄5000万立方米以上,压减地下水开采900万立方米以上。壮大农业产业,积极发展科技农业、绿色农业、品牌农业、质量农业,打造万亩“万元田”。持续推动五大全产业链强链、补链、延链,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、产品附加值高、带动能力强的“两高一强”项目。提速建设正大二期、波波二牧等重点项目,全年肉鸡出栏5000万只、生猪出栏60万头、奶牛存栏3万头以上。“林果+金蝉”面积达到1万亩,努力打造“金蝉之乡”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8万亩。实施“果蔬进京”行动,拓展与北京新发地合作,年供蔬菜2万吨、优质果品200万斤。积极对接中化集团,促成与正大集团土地托管服务合作,发展优质专用玉米20万亩以上。提升园区平台,实施东大洼生态停车场建设、雨污排放等工程,全面提升园区道路交通、灌溉排涝、电力保障、网络覆盖、燃气供应等硬件水平,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区、康博莱农产品深加工项目。持续提升茂丰园区功能,依托以岭药业集团,大力发展“院士经济”,谋划举办第三届中国·故城绿色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。争创国家级(中药材)特色农产品优势区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。改善乡村环境。实施人居环境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建筑风貌“四大提升工程”,出台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》,新建美丽乡村10个以上。健全农村环卫保洁体制机制,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治理,完成户厕改造5000座。巩固脱贫成果,推动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。健全防贫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,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,坚决防止返贫现象发生。全面提升“六大扶贫”带富能力,促进已脱贫人口稳定就业、多元增收、幸福生活。深化农村改革,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推进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,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建成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10家、家庭农场8家。加紧对接中化公司,巩固提升“五位一体”模式成果,完善体制机制、提升经营效益。鼓励支持流转土地,大力发展规模农业,力争打造1个3万亩规模种植片区、4个万亩规模示范片区、5个千亩以上种植片区。

大力推进生态保护,切实改善环境质量。他们持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,实施“三治理、三调整”攻坚行动,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。强化重污染天气治理,优化绩效分级差异化管理,最大程度“缩时削峰”。强化重点行业VOCs深度治理,推进工业炉窑污染整治,9月底前完成铸造行业提标升级。强化面源污染治理,狠抓扬尘整治、秸秆和垃圾露天禁烧、餐饮油烟治理。全年PM2.5平均浓度下降7.3%以上,优良天数238天以上。持续加强水污染治理,实施住宅小区、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工程,逐步解决雨污混流污染地表水。推进重点河渠排污口封堵及沿线管网修复,坚决遏制污水直排入河。开展堤口渠及引水沿线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,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“划、立、治、测、管”五套组合拳,全面改善重点河渠水环境质量。严格落实河长制,县乡村河长巡河率达到100%。加快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,推动8镇11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运行,完成60个村生活污水分散治理工程。持续加强土污染治理。力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、固危废处理项目尽快投产运行,推进垃圾、固废无害化、减量化、资源化处置。大力开展绿色防控,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。加快废弃农用薄膜、农药包装回收体系建设,有效治理白色污染。

大力推进改革创新,释放经济社会潜能。他们围绕项目审批、企业设立、便民服务等方面,全力开展“一提一降两优化”行动。“一提”,即审批提速。坚持“全流程、全链条”,实施联合指导、联合踏勘、联合审批、联合验收“四联”举措,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0个工作日内。“一降”,即降低成本。深化“一会三书一证”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“模拟审批”改革,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。完善“一网、一门、一次”改革,简化程序,削减要件,有效降低群众办事成本。“两优化”,即优化网上政务服务、优化镇村便民服务。推行数字政府“指尖计划”,100项高频事项上线APP。规范乡镇综合服务中心,推动高频民生事项下放到村。加大企业技术中心、研发及检测中心建设力度,力争建成国家级1个、省级2个,确保建成市级3个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“双提升”计划,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、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。

大力推进民生事业,切实增进人民福祉。他们在教育方面,实施育才中学、第二小学、第四小学及7所农村中小学改扩建工程;加快推进郑口中学、高级中学、职教中心扩容增位,推进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;积极筹建高等院校。社会保障方面,着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,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%以上,常住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%以上。完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,提升民政兜底保障水平,做好助残保障工作;扎实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,完成395套回迁房建设。落实创业就业政策,强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,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。医疗卫生方面,大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提升行动,推动疾控中心发挥应有作用,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。社会治理方面,积极构建“大安全观”,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。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,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深化“平安故城”建设,智慧平安社区实现全覆盖。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,做好军转干部、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。(杨圣普、齐红雨)

责任编辑:王学峰
电子报

凡注有“河北新闻网”电头或标明“来源:河北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(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)。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、复制、链接、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